才“画”出众的联创90后建筑师,出了本好看又有料的建筑科普书!

点击收藏 [ 建立属于你自己的在线项目数据库,带你一起进入知识管理时代 ]

他是一名90后建筑设计师
仅用一年多的时间
出版了两本热门的建筑科普书
他工作不到3年
却用专业丰富,生动幽默的语言
带领读者打开了欧洲建筑世界的大门
发现建筑发展背后的多彩魅力
当问他为何以这种独特的方式出书时
他说:“建筑是时代的镜子,我们都是身在其中的人
设计不应是少数人的事情,每个人心中都应有一座城堡”




蒋勋讲过一段故事:一对中文系同学的夫妻,年轻时也是神仙眷侣一般的人儿,几十年日复一日的生活后,丈夫在客厅里摆弄着遥控器,不停的换台;看电视看到沙发上睡着,鼾声如雷;妻子觉得两人间再找不到话题,没心情打扮,在家里熏香或插花,会被丈夫说成是无聊和奇怪。到这里,他用了一个词:荒凉


审美能力对于我们来说重要吗?同样一件事,有人无感,有人看到美好,有人看到绝望。审美其实是一种生存能力,一个朋友对我说过:美是生活的盐,不是糖。

—— 吴桐



640.webp.jpg

城市更新设计研究院 主创设计师 吴桐


Q1

看到您的笔名时觉得很新奇,很想了解“密小斯”这个化名有什么特殊意义吗? 

吴桐:当时起这个名字其实没有太特殊的考虑,也是为了致敬下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吧。密斯是我上学时候很喜欢的建筑师,倒是没什么执念,可能就是和个人的喜好有关,喜欢简单干净的东西。密斯的作品乍一看往往不会让人感觉很惊艳,但当你真正走进去,会被每一处细节、材质、气氛所打动。


很多人觉得密斯的东西太简单了,完全不好用,其实他只是在这条路上跑得最远的那个人,然后回头告诉我们,设计到底可以“简化”到一个什么程度,呐,就是我这样了。他说过的“Less is more”充满了设计哲学,因为“少”不是空白而是精简,“多”不是拥挤而是完美,这样的建筑大师我觉得真的很酷,与其说这是一种设计理念,倒不如说是需要我们花一辈子去领悟的道理。这就像越高级的食材,烹饪的方式越简单,细细品味,你会感受到原始味道里的那份纯粹与美味。

640.webp (1).jpg

采访照


Q2

这两本书完全打破了传统建筑刊物刻板、严肃的印象,里面采用了很多生动的漫画和活泼的语言来分享建筑文化知识,可以看出您在写这本书时,花费了很多精力和心思,当初是抱着什么样的初衷来创作这本书,为何萌发出这样有趣的写作思路?

吴桐:我自己挺喜欢讲故事的,建筑有这么多好玩的故事,但大家都不知道,这不是很可惜。我写书之前也看过很多国内类似的书,大部分都是写给圈内专业人士看的。就像我在书中序言里所写的,建筑不是高高在上的东西,不是极少数所谓“精英设计师”们特权,而是和每一个人都有关系的事情。中国每年要建这么多房子,只靠几个设计师远远不够。为什么你走在欧洲的一些街道上会觉得很舒服,因为每个人都是“设计师”。如果你把床单、衣物挂在窗户外面晒着,在国外很多地方是会被投诉的,因为这会影响城市形象,但在中国,大家会觉得这是我家,城市形象跟我有什么关系。所以,要让大家都爱上艺术,学会审美,我们的城市才会更美丽。


至于以这种方式来写,也是因为看了很多相关的书,比如顾爷的书,陈磊的书。尤其是高晓松的《晓说》,对我影响很大。他是个很随和的人,你会觉得跟这样的人聊天很轻松,哪怕是听他讲讲话。现在人或多或少都有点焦虑,我们需要一些柔软的东西,化作一种温暖的力量。


而且现在的90后,包括00后一代,不喜欢搞得什么事情都很严肃。你想,上一代人看什么长大的?是那些非黑即白的电影,坏人为啥坏,不知道,反正生下来就是坏人;90后呢,看《火影忍者》《海贼王》《哈利波特》长大,“坏人”也有着令人同情的遭遇。没有谁天生就是恶的,这样的反派形象才会塑造的更加立体和饱满,也更能打动人。那什么是好,什么是坏,或是“一定”与“必须”之类的定义,其实没有那么绝对,开心就好,轻松愉悦的过程更易吸收美好事物的滋养。你总板着脸对我说教,我不要。

640.webp (2).jpg

640.webp (3).jpg

640.webp (4).jpg

640.webp (5).jpg

《建筑也可以很好玩》(吴桐 著/绘)


Q3

书中内容涉及了大量的历史人文、艺术、建筑等专业知识,能够把如此复杂和庞大的知识体系编织起来很不容易,您平日是如何做到如此丰富的知识积累?在这过程中您又收获了哪些?

吴桐:我最早喜欢画画,平日会看些自己感兴趣的书,对历史上的画家也是如数家珍。但后来发现不了解一些历史,不能更深入的了解这些画家背后的故事和人生,再加上男生本身对历史、政治就有着天然的兴趣,所以之后就看了一些书,其实也不是很多的。


一本好书可以“点亮”一个人,我看历史就是因为在大学时,看了当年明月出的《明朝那些事》,看到激动的时候真的会眼眶湿润(我发誓,这不是在矫情),这书整整七本,我前前后后看了有六七遍。哦对了,他也是用这种生动幽默的写作方式,让大家轻松读懂故事,展现那些真实精彩的历史,而不是故作神秘,讲述高高在上的历史。


当然自己写书的过程也是一次积累。为了写书,我需要更系统的整理脑海里储备的知识。原来建筑知识是一个个散点,现在要用一条线来串起来,这条线就是历史。艺术只是作为一个辅助,因为建筑是从近代才于艺术分离开,从前的建筑师往往是一些雕塑家,画家,所以想脱开艺术看建筑几乎是很困难的。


虽然书里的内容看似简洁,但我也是做了大量的功课准备。在写哥特式建筑那部分时,除了深挖历史资料,我还特意去了解了神学,以前不懂,后来读了才知道,神学就是强大的逻辑学啊。

640.webp (6).jpg
640.webp (7).jpg

©吴桐  ps绘画作品


Q4

在“欧洲篇—从古典主义到近现代“的书中,谈到了“工艺美术运动”中有些建筑的“功能”与“形式”产生了分离,对您而言这两者应如何平衡或取舍?

吴桐:功能和形式的分离,在建筑设计史上是一次重要的分水岭。最早的装饰设计都是由画家来完成,这样就会出现一些问题。工业革命后的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以及后来新兴革命,都是把设计从艺术中分离出去,但又不能脱离艺术,所以当时有了约翰·拉斯金提出的“大艺术”(纯艺术)和“小艺术”(设计)之分。


把功能和形式统一起来,这也是设计师一直在追求的状态。至于取舍,还是要看具体情况,毕竟设计还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这和纯艺术是不一样的。你看萨尔瓦多·达利的画,他会给大象装上很细长的腿,作为艺术作品没问题,但如果是设计也这样“随性”,可能就不太好了。

640.webp (8).jpg
640.webp (9).jpg

©吴桐  摄影作品


Q5

在 “巴洛克”篇章中,提到了人对“什么是美”有着不同的感受和理解,这其中有客观和主观的两种说法,在文学、艺术和音乐领域中也有对美的不同标准,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建筑师,您又如何定义“美”的建筑? 

吴桐:美是一个说不清的事情,每个人的定义都不一样。我喜欢极简的风格,个人觉得密斯很酷,包豪斯很赞,但若是问到一个女生,多半还是会喜欢巴洛克或是洛可可的风格,毕竟每个女孩心里都住着一个公主嘛。


去年周杰伦发布了一首最新单曲《说好不哭》被买上了热搜,其实如果单纯评价这首歌的话,个人感觉一般,但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难道都是盲目跟风,喜欢凑热闹吗?不是,对于我们这代人,周杰伦就是我们的青春。当我们听到这首歌,不是被歌曲本身所打动,而是我们想起了十几岁的自己,想起了初恋,想起了一切关于过往的青春回忆。所以你怎么评价这首歌?好还是不好?懂得人会感动哭,不懂的人就无感。建筑也一样,世界是多元,各式各样的建筑都有,福禄寿大楼还有人喜欢呢。


我不太喜欢评论别人或是作品,因为无论什么建筑都会有喜欢和不喜欢的人群,喜欢福禄寿大楼怎么了?80后90后在黑蔡徐坤时就和当年我们的父母嫌弃周杰伦一样,你要做的就是找到懂你的那群人,然后一起玩耍。

640.webp (10).jpg
640.webp (11).jpg

©吴桐  摄影作品


Q6

 建筑师的职业需要多元化的思维和视角,您平日有哪些兴趣爱好?

吴桐:生活里我和大家一样,比较宅,在空闲的时候会用ps绘画。如果有让我感兴趣的艺术展我会去看一看,因为那里就像是艺术时空中的旅行,每一个作品都是一面镜子,通过不同色彩和艺术形式的表达,折射出不同艺术家们背后的观念和价值,从中我会汲取很多灵感的养分。出书时,为了更直观表达文字的意思,我画了一些建筑插画,还找了漫画师画了一些生动的人物漫画来活泼展现文字里的内容,希望用这种形式让读者发现建筑故事背后的乐趣,感受它的温度和价值。

640.webp (12).jpg
640.webp (13).jpg

©吴桐  ps绘画作品


Q7

这两部作品发表后,您收到了哪些反馈,这些反馈给您带来了哪些影响?后续您有什么样的作品计划?

吴桐:这两本出完了,后面的事情就交给出版社了,我能做的就不多了。通过这个经历,我希望能认识些志同道合,有相同爱好的朋友,太长远的计划没有想那么多,希望踏踏实实过好每一天,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毕竟“诸行无常”,计划不如变化快。


未来如果有机会,我想把中国的建筑好好写写,目前已经开始和小伙伴讨论这件事了。因为我们中国人对自己的建筑了解的太少了,正如我在书中提到的,要想了解我们自己的建筑,首先需要一面“镜子”,而西方就是看清我们自己最好的那面“镜子”。

640.webp (14).jpg

吴桐  办公照


我们塑造了建筑,但建筑对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设计不是少数人的事情,设计应该是大多数人的事情”。我认为了解建筑的人群不应该只限于“圈里人”,建筑的魅力会引起人们心灵的共鸣,当你走进它时,你会真正感受到岁月沉淀的美韵,还有每一个时代留下的精神符号,这些都是人们智慧凝结的瑰宝,更是民族文化发展的见证,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了解历史,才能真正传承每一个时代、城市与人文记忆下的厚重之美。


  相关推荐

资 讯 概 况
  • 手机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