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南沙国际邮轮母港 | 新西林景观设计

点击收藏 [ 建立属于你自己的在线项目数据库,带你一起进入知识管理时代 ]


 2AF平台.jpg


项目将航运、地铁等交通枢纽功能与办公、商业、住宅结合,项目以“鲸舟”立意,景观造型灵感来源于以此起彼伏的“海浪”,从街道地面上升至5层的高度,其层层推进,绿树茵茵,仿佛是游离于海面之上的自然绿洲,彰显了一种自然生态的生活方式。 “海洋”的设计带来众多的体验要素:海浪、海石、海岛、植物、海滩等元素形成独特的序列空间,合理规划的项目交通与景观布局,兼顾了地铁、大巴、公交、私家车、观光人群的多种需求,并对行李系统、CIQ动线、交通压力等方面充分考虑,根据项目建筑业态划分的六大主题板块,既充满艺术气息,又兼顾旅客、住户、消费人群等的功能性使用,是一个完善的地标性商业型港口综合体。

 

 

一、项目背景

南沙国际邮轮母港综合体项目位于南沙区南沙街港前大道东北侧,这个项目最重要的背景便是该片区将由物流作业港区转变为滨海城市片区,为后续该片区经济转型奠定基础。项目占地71935


2AF平台结合下面采光设置雕塑感的采光井,与周边建筑关系融为一体。.jpg

 

二、规划目标

项目规划将航运、地铁等交通枢纽功能与办公、商业、住宅结合,打造成为兼顾旅客、住户、消费人群等的完善的地标性商业型港口综合体,建成后将成为广州又一枢纽型港口。

 

采用木质扶手及木平台模拟邮轮甲板,并结合跑道打造观海长廊空间.jpg


三、设计详情

    

律动·无界

延续建筑“鲸舟扬帆”的主题,景观以“海洋”为大主题,以鲸舟扬帆时在海面上划出的优美流线为灵感,打造一种连续的流动的景观空间。在景观策略上也希望强调一种“无界”,即空间连接的无界,功能融合的无界,用户共享的无界。

 

首层大广场作为交通集散广场空间,与有机错落的台阶区域形成互动联系。在铺装上以海浪为灵感进行了形式设计,单元的重复为景观空间提供了基本的韵律美。特色灯带与电梯及主要出入口连接,便捷高效引导人流,同时成为景观设计肌理的一部分。在竖向空间的连接上,我们注重绿化元素的引入,形成整体有机的景观界面。在挑台及一些硬景造型上,我们融入船的造型,打造与项目主题统一的设计调性。


 结合建筑设计业态关系,打造连续开放呈现不同功能的景观节点。.jpg


考虑到场地西面港湾的景观条件更为优越,设计中在西向结构下进行了逐层退台,形成主要的室外公共平台;北立面则在三层设计有少量的室外观海平台,并且局部实现南北室外空间的相互贯通。

 

在项目的西南面结合建筑空间关系,沿街节点立面具有对外展示作用,结合海浪元素重点设计,起到项目标识性和文化性,并延展项目沿街展示面,给抵达旅客深刻的第一印象。


 实景鸟瞰.jpg


通过错落的平台、台阶及电扶梯巧妙结合,解决7米高的交通连接,形成丰富通行体验感。 项目整体采用绿道慢行系统,通过无障碍设计,贯穿二、三层区域空间,带动并增强区域、滨海休闲旅游特性的商业购物发展。出于各种环形慢行跑道的考虑,同时无缝连接了城市绿道系统,使其在我们项目中有一个延伸,使得场地赋予了更加多元复合化的配套功能,增强了互动参与性。

 

设计师在北面通过创造阅海长廊景观平台,将分散的场地串联成一个整体,实现了无界,最大限度地发挥两侧的滨海景观。在全龄化乐活场地内融入海绵生态设计理念,且兼顾全年不同季节的适用性,同时注重节能与能源的再循环利用,体现绿色设计。


 首层大广场作为交通集散广场空间,与有机错落的台阶区域形成互动联系。.jpg


四、项目意义

 

作为中国现规模最大的邮轮母港综合体——广州南沙国际邮轮母港的设计兼顾了航运,交通, 办公,商业,住宅等多方面因素,并利用统一元素巧妙地将各功能场地串联。广州南沙国际邮轮母港启用,填补了广州邮轮基础设施空白,标志着广州国际邮轮产业发展步入新阶段。新母港将为广州、广东乃至整个华南地区居民的邮轮旅游提供良好的硬件支持和服务体验,也将强化广州国际航运枢纽功能,提升综合性门户城市引领作用。

 

 通过抬起的场地模拟层层海浪以呼应珠江营造无界的观海空间;.jpg

 

总平面.jpg

增加绿植及外摆空间,并与船员之家500m慢跑道结合.jpg

项目概况
  • 手机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