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故事因“文”字而起。
人类社会的发展,乡野城市的兴衰,都与文化和教育相关,天津也不例外。旧时城西南的开洼地“南开洼”,成为了一所高等学堂的名称,早已融入到一代代学人记忆中,深深地印刻在城市的人文底蕴里。随着时代的发展,旧时的洼地早已消失在历史记忆中,但是关于文教的传奇却从未落幕。如今的海河教育园区是天津的教育重地,也是市民的后花园。“徙居学宫之旁”,浸润在百年学府的文化气息里,正是现代版的择邻而居。阳光城文澜府 位于天津市津南区海河教育园,场地紧邻南开大学,区域文化氛围浓厚。设计以文化属性为出发点,将场地视为一张展开的宣纸,设计采用抽象的水墨形式,提取海河蜿蜒的姿态,形成“文海、文墨、文澜”三重场所印象,并结合当代人的生活方式,打造融于自然的现代空间。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于文化的追求从未停息,形式语言的背后,承载着对场所精神的主观印象。汉字“澜”原本是指水面上的波浪,“文澜”则用来指称文章的波澜,形容作品富有激昂、壮阔的意象。将“文澜”转译回景观空间,即是指场地文化气息,也是指设计的空间手法。晨露未消,文澜府的入口便是一片光影的故事。书法景墙和自由生长的植物,共同营造出平和的氛围,让人在光影交织中找寻心灵的归处。书形格栅顶、圆形水帘、自然条石交相辉映,整个空间仿佛一件时光的容器,这是文化氛围的直观体现,也是空间格局的序章。
设计所要做的不是简单地描摹津门文化,而是借鉴书法的笔触空间,用当代的手法转译山水气质和人文精神。建筑以“山、水、云”的理念构建了外立面表皮肌理,景观与之保持协调,以光影、水纹、风声、花香呼应自然与人文的语境。
环顾中庭,层层叠水如水墨长卷逐渐展开,成为河流的抽象隐喻。植物在微风中摇曳生姿,玄如墨、白如烟、清如涧、翠如枝,这一切都是自然形态的物化。
沿路徐行,曲径、叠水、植物相互映衬,共同形成泼墨谪仙般的天然画卷。雾气氤氲,围绕着水景,空间与自然遥相呼应。身在其间,静静感受这股律动。
夜幕降临,夜色微醺,星星点点闪烁的灯光融入中庭水景,给场地披上一层金色的薄纱,与建筑立面相呼应。
时光流转,步移景异,不禁让人在这景色中沉淀、流连。夜幕下的景观隐匿了白天的光影,却更显间架结构,让人在笔画和墨色之间恣意游走,感受如行云流水般的洒脱和温馨。
方寸之间,我们希望赋予符合场地属性的人文气质。设计从认知边界和空间开始,进行延伸和转折,继而建立秩序与肌理,通过丰富和融糅的手法,形成圆形水帘、叠水绿岛和特色雕塑的水墨空间。
项目透过笔墨的形式,展现了对于文化和场地的尊重。感谢甲方团队在其各专业默契配合的同时,给予设计方足够的发挥空间。在双方共同探讨与推进下,项目得以圆满完成。
项目位置:天津市海河教育园区瑞明路与雅馨路交叉口南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