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征:新山水•新连接,回归生活的景观逻辑丨融创学院分享纪实

点击收藏 [ 建立属于你自己的在线项目数据库,带你一起进入知识管理时代 ]

近日,山水比德创始合伙人、副总裁利征先生,受邀前往杭州融创学院产品分院,进行了主题为《新山水·新连接,回归生活的景观逻辑》的专题讲座,与融创集团东南区景观部全体设计师分享了自己的景观理想与切身实践。融创集团产品中心副总经理冯春华女士也出席了此次讲座。


640.webp.jpg

△利征先生在融创学院讲座现场


640.webp (1).jpg

利征先生的分享由一个提问开始:当连接的方式不断被颠覆,景观该如何重塑逻辑?


以景观人的角度看来,景观应该起到一个缝合作用,从以人为本作为关怀的出发点,连结关乎人的一切关系:自然的、社会的、文化的……

 

由此,山水比德提出了新山水”设计理念。即根植于山水的自然精神与文化价值,以人比德于自然的情感交流为媒介,依据现代生活的方式,通过当下的科技、工艺与材料等,为一切生命进化的资讯流动建构诗意空间。通过“山水社区(斑块)-山水街区(廊道)-山水城市(基质)”作为实现路径。


接下来,利征先生分别以山水比德实践的项目:厦门龙湖云峰原著、重庆千江凌云、北京当代MOMA、郑州水晶森林、广州大一山庄,详细阐述了“新山水”设计理念中,景观对于文化、场所、身体、人与人、自然五大维度是如何连接的。


盒中山水,建构与文化的连接

厦门龙湖云峰原著


640.webp (2).jpg


项目设计思想来自厦门古典园林“虎溪夜月”的当代转译和重构:传统撞见现代·自然交融人文·艺术介入空间·生态折迭生活。


640.webp (3).jpg

640.webp (4).jpg


盒中山水的一次实践基于场地的现状,我们提出了“造山”的设计设想。


在“盒中山水”中,充分利用客观条件和运用造型艺术以发挥园林的美学效果,通过藉景、透景,并采用穿越、仰望、休憩、登高、眺望的行走节奏扩大空间感觉,并在体形、色彩、明暗、虚实等方面凸显对比与平衡,以增强人们赏景时的美感,实现现代与传统的碰撞,人工与自然的碰撞,艺术融入生活的实践。


640.webp (5).jpg

640.webp (6).jpg

640.webp (7).jpg

640.webp (8).jpg

640.webp (9).jpg

640.webp (10).jpg

在地设计,建构场所的连接

重庆千江凌云


640.webp (11).jpg


面对被割裂了的现场,以“观山之法”重构场地上各种元素的关系,景观被赋予缝合的任务。


640.webp (12).jpg

640.webp (13).jpg


非同于“摧毁即重建”的通常做法,我们希望塑造一个景观整体趋势和山体相融合的景观意象。新的空间形体依顺着山势而规划,它们的轮廓线和原来的山形融汇相映。



策略一是“空间缝合”。 让建筑,浸入山水。直面建筑切入后被割裂的现状,景观选择用山水进行缝合,进行关系重构——重构一种场所的平衡关系。


640.webp (14).jpg

策略二是“精神缝合”。提炼并融入“重山重水”的地貌和体验,将登高涉远的日常作为空间缝合的原型——重构一种城市的记忆。


640.webp (15).jpg


策略三是“细节缝合”。材料的本土性表达,重构在地印象。运用场地原有的材料肌理——叠岩,以一种现代的语言来保留场地本身的记忆。

 

640.webp (16).jpg

640.webp (17).jpg

640.webp (18).jpg

“场所精神早已写好剧本,景观设计不过是剧本的导演。”

 

最后组织体验动线,形成“看江--观瀑--赏石--望山--览天光云影--见人生”这么一个戏剧性的过程。


640.gif

更多详情点击:看见山时,你在山之外|重庆·千江凌云


行望居游,建构与身体经验的连接

北京当代MOMA


640.webp (19).jpg

项目充分利用小区公共景观空间,赋予沉浸式的山水生态与生活场景性营造,以“盒子”制造交往的生活,和积极的日常。

 

640.webp (20).jpg

640.webp (21).jpg



我们提取老北京胡同生活的居住精神,开放和共享作为空间灵魂,重新有意识的构建真实的对话,真实的交往关系,以消除异化的日常生活,构建一个更加积极参与的日常生活场景。


640 (1).gif

640.webp (22).jpg

640.webp (23).jpg

△后场设计草图


项目的景观设计,便是一次关于如何于陌生人社区中重塑邻里空间和交往关系的探索。该项目以“场共同体”为目标所探讨与实践的内容,即建构一个“林泉高致”的山水空间与山水生活,一个符合当下意趣的“群贤畅叙”的可介入的社交空间。


640.webp (24).jpg

640.webp (25).jpg

640.webp (26).jpg

640.webp (27).jpg

更多详情点击:「盒子里的山水」一次关于未来社区景观的研讨 | 北京通州万国城 MOMA


随后,利征先生以“山水剧场,建构与生活的连接”为题介绍了郑州水晶森林项目,阐释出在共享的住宅区大区景观中,用景观连接人,构建真实的对话、真实的交往关系。

 

640.webp (28).jpg

640.webp (29).jpg


分享的最后,是山水比德的经典项目广州大一山庄作为压轴,利征先生以“房流于林影,建构人与自然的连接”为题,借由山水,重新审视当下现实,重返自然,趋向向生态文明,连接人与自然的关系。


640.webp (30).jpg

640.webp (31).jpg

640.webp (32).jpg


我们借由新山水的景观逻辑和设计方论法,重新缝合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文化之间的连接。以人为本的,外延至生活、生态、生命,建构“物质性-精神性-社会性-生态性”的后连接时代景观逻辑,关注自然的友好互动——阳光、云雾、空气、水流……


重新有意识的建构一种真实的对话与连接,建构一个更加积极参与的生活空间。重新审视生活、赋存一种日常自然,叠著生活与生态的诗意,让人得以诗意栖居。


640.webp (33).jpg

△利征先生在融创学院讲座现场


此次专题讲座得到了融创东南区景观部设计师们的积极响应,在分享过后,利征先生进行了交流互动,悉心回答现场设计师提出的问题。


640.webp (34).jpg

△融创集团东南区域景观部设计师们


融创学院产品分院系列讲座,是融创集团为增进设计团队专业素养而设立的讲座活动,本次邀请利征先生来做分享,是融创集团对山水比德景观设计理念的肯定,也是对山水比德在行业领先地位的认可。

 

愿每一个不甘平凡的设计师都能通过努力,实现自己的景观理想,山水比德也将不负众望,在未来持续探寻中国景观新诗意。


  相关推荐

资 讯 概 况
  • 手机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