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积极履行国企社会责任与担当,委派城乡规划与生态环境设计研究院开展乡村振兴相关项目工作,积极探索云南乡村振兴特色模式,以产业驱动促乡村发展。


主要做法和成效


01


以“咨询+设计+融资”为主导,打造全咨服务新模式,助力易门县乡村振兴的路径探索与实践


生态院党支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坚持产业驱动,充分发挥设计引领作用,研究地方特色产业优势发展路径,打造了一批以产业驱动乡村振兴发展为模式的生动实践。













案例:易门县乡村振兴“美丽宜居乡村”建设项目。生态院党支部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党员技术业务骨干深入玉溪易门县7乡镇39村开展调研,分析各村产业基底情况,系统性梳理乡村振兴基本面问题,以产业带动项目融资及持续性发展。围绕乡村振兴及农文旅融合发展方向,在村容村貌提升、古树名木保护、水源地保护、公厕建设等一系列公益性项目建设的基础上,帮助当地挖梳理出一批具有产业收益的项目,涉及旅游及公共服务、农业体验及产业培育(农产品作坊、传习所)、集市及交易中心、民宿、餐饮、水上乐园、停车场充电桩、路灯广告牌等。




02


以“产业策划”为抓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助力文山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基底扎实,产品种类丰富、品质高,广受市场欢迎。但限于地理环境条件,部分生产模式依然以传统耕种模式为主,部分农村出现空心化,生产效率低。为此生态院在结合云南特殊农业产业结构体系基础上,探究现代化设施农业模式并在云南省多地进行推广,引入“投资+运营”模式,为地方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发展助力,在文山打造了乡村振兴+一二三产业融合+农业现代化发展示范项目。









案例:文山智慧农业产业园建设项目。该项目以智慧农业工厂生产模式为主,建立恒温恒湿玻璃温室生产基地,采用现代化无菌栽培立体化种植模式,配套生产加工园区(分级分选严选平台、冷链仓储、包装、检验检测、溯源体系、屋顶光伏、智慧园区建设等),同时开展新能源冷链运输体系建设。该项目在运营后市场化运作阶段还可对周边区域进行订单收购,发动村民致富,打造文山市现代设施农业样板间,为文山市“大湾区菜篮子工程”添砖加瓦。




03


以“融资服务”为核心,探究多种收益模式,助力石林县农产品附加值提升


云南农业产业丰富,但大部分为初级的农产品生产模式,产品附加值不高,没有形成更好的效益。为此,生态院技术业务骨干在认真调研石林人参果产业发展基础下,探究多种收益模式引入纯露提取技术,助力石林乡村振兴发展。













案例:石林人参果绿色低碳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石林人参果入选2022年云南省“绿色云品”品牌目录区域公用品牌名单。全县人参果种植面积达16.9万亩,产量28万吨/年,农业产值15.8亿元/年。石林人参果目前基本以传统农业输出为主,二三产业联动发展后劲不足。生态院党支部经过市场分析研究后,引入纯露提取技术,打造石林人参果纯露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纯露溢价远高于人参果传统农业输出模式,同时该技术在人参果纯露提取后可制作果干,还可进行纯露提取,增加利用价值。




  相关推荐

资 讯 概 况
  • 手机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