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万科·翡翠天际 | 致逸设计

点击收藏 [ 建立属于你自己的在线项目数据库,带你一起进入知识管理时代 ]

看见陌生人,看见附近,看见自己,看见社会。


在今天的城市,我们的社区是成熟又是陌生的。每个人都没有足够的时间关心其他人建立关系;每个家庭都是孤岛,庞大的社区则由无数个孤岛搭建组成,大家每日擦肩而过,却都是面熟的陌生人。



△ 漫游淝河中央智慧公园,探寻多义空间的场所营造



“孤岛”的社会生活与“消极”的城市空间


快节奏的城市生活,无需见面的网络社交,或许已经把我们的生活包裹在每一个独立的岛屿之上。虽然我们每个人有很多社会关系,包括家庭关系、工作关系,但每个人又都是孤独的存在,看似熟悉实则陌生是当下很多人“孤岛”生活的常态。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抹平了人与人“真实的接触”,人不相信在家附近可以创造人与人的关联场所,也似乎很难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找到专属于自己的空间。


△ 年轻人忙于工作,老年人则帮忙照顾小孩

△ 宜家和麦当劳成为很多老年人聚会的场所

向“社群生活”进化的“第三空间”


城市社会学将家庭视为居民的“第一空间”,工作场所为“第二空间”,而这两种基础场所外的公共空间一般被称为“第三空间”。奥尔登堡曾提出第三空间(The Third Place)概念,认为第三空间具有社交性、开放性和多样性等特征,第三空间通过纯粹的交往为个人提供“民主体验”,从而起到补充和调节基础空间的作用。


本项目处于淝河中央智慧公园北侧,紧临城市主干道唐模路。社区中心背靠体量达35万方的大型花园综合社区。社区除居住功能外,复合了TOD轨交,商业,办公等多样的城市要素,以智慧生态公园为基底,将城市繁华与自然底色关联。我们设计的初衷,在于让这里的人们实现从“社区”向“社群”的进化。

▽ 项目区位示意

△ 多种建筑体态、多元融合的TOD社区


重新挖掘“附近的人”


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附近的人”:小区的保安、路边的摊贩、公交司机、甚至楼上楼下的邻居,这些有意或无意被忽略掉的“熟悉但又陌生的人”却构成了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


身边的陌生人也是个体与更广大世界的媒介,通过了解这些陌生人,关注这些陌生人,不仅是重新发现“附近”与城市生活的过程,更是重新打量个体与社会共同体关系的途径。

△ 重新发现与“附近的人”的连接

△ 大规划下的社区生活服务集群

△ 链接“陌生人”多元生活的社区共享空间

在不远的将来,我们意识到这里将会引入大量的常住人口,也意味着全年龄段家庭结构的集聚。这必然使得社区内舒适的“陌生人”频繁相遇的公共空间的需求变得更为迫切。如何为这几千户家庭提供一个可自由交流的场所,连接个体与周围的生活是项目诞生初期设计师需要考量的因素。


通过多轮的规划方案推敲,从市民便利性及城市元素共享的角度出发,我们选择了四个地块最核心的中轴区位,将社区中心、市民图书馆、幼儿园集中规划,打造成大型复合社区的生活配套集群。配套集群建筑紧贴城市公园的北侧界面,最大程度的服务周边市民,激活淝河新区活力,为周边民众创造更优质的生活共享空间。

△ 承载多种活动功能的社区公共空间


家“附近”的中央公园


重建“附近”,不仅意味着重建真实社交、重构让陌生人得以频繁相遇的共同空间,更意味着重新激活维系社会共同体的活力和凝聚力。


图书馆位于项目的生活中心及城市绿轴上,中心集群式的结构方便社区居民使用的同时,也更好的承载了城市公共空间的属性。周边紧邻的城市绿轴和图书馆的私密庭院,共同构成了整个项目的天然绿肺,成为区块的天然后花园。


我们特别在图书馆周边释放了大量公共空间,旨在赋予市民们更为丰富的户外活动场地,创造宽敞舒适的休憩场所。


▽  约5.7万方的中央智慧公园

△ 面向公众开放的社区图书馆

对“陌生人”开放的社区中心


不仅是公园,我们在场地内还置入了城市社区中心,其社会意义在于如何更好的为周围社区居民提供一座亲近的生活场所,提供周到的生活服务,进而激发社区的内在活力。


建筑策略是打破建筑传统的界限,将公共空间在三维维度上引入建筑内部,通过体验的延续,真正地将场所精神从广场向建筑内部空间延伸,共同营造空间的流动感和归属感,人与建筑的关系不再孤立,而是亲和、互动和统一。

△ 服务周边居民的社区中心


翡翠天际以自然、城市、人文共生为立意,规划了高层、小高层、洋房、大平层、别墅等多个住宅业态,赋予生活空间更多丰富想象。


社区氛围源自于对多样化建筑空间的统筹规划,我们期望让N种生活方式都由居民自由定义。从自然空间过渡到配套建筑、再到洋房和高层住宅,公众进入整片社区之前的城市道路开始,视线可及的建筑界面、自然景观的铺陈以及色彩搭配,都包容着人与建筑的互动、城市与自然的交织关系。

△ 景观视野最大化的高层住宅

为自然让步的高层住宅


社区内还布置了小高层以及大平层,以低密社区规划,让建筑向自然让步。科学建筑布局与奢阔楼间距,以更少的建筑排布换取更多的生态活力空间,涵盖多重全龄生活场域。


走进社区,翡翠天际通过酒店式社区入口,迎宾水景,再以林荫道路层层递进,巧妙衔接的绿氧动线,让业主归家路上充满仪式感。

向自然敞开的低密别墅


四块场地中唯一拥有联排别墅私家花园的顶配场所,景墙与对称的树阵强调入口的仪式感,结合南入口的大门设计,用独立的院落空分隔空间。


这也是我们在本案中做街巷的重点,将焦点转向私密性、半开放性与开放性空间的有机融合,力求实现院墅空间与社区整体、使用者与自然环境间的深度契合与互动。

△ 静谧的别墅区巷道空间

打破界限的多元架空层


在设计之初,建筑设计就将公共空间的使用列入重要考量的因素,期望将更多的空间还原给生活和自然,集运动、会客、睦邻为一体的架空层空间更是赋予社区N种生活方式。

△ 诠释多元生活方式的架空层空间


在营造这种富含多元意义的空间氛围的过程中,我们尤为注重通过亲和人性的材料与立面细微之处的设计来表达情感。巍峨矗立的建筑外观,其线条纹理分明,期望传达出积极向上的旺盛生命力感观。


高层立面采取以浅灰色为主色调,点缀搭配深灰色,冷色调为主的基础上尽量消隐建筑体量对城市的压迫感,视觉上也呈现更加沉稳的力量。我们从社区建造之时的选材、样板段的比对,直至洋房与高层的立面设计过程,始终坚持着施工协调与细微之处的把控。

△ 单元入户的立面表现

别墅区整体立面的观感则更更加清透与宜人,浅米色的石材搭配韵律感的深灰色分缝,在呈现纯粹立面的同时,衬托了周边丰盈的绿色景观,共同构建暖色系所带来的温和高阶质感。

△ 洋房的立面放大细节

我们重视社区与人的关系,在翡翠天际创造了一个小型的“乌托邦”,期许在此重构“陌生人”之间连接的场域,重建真实的社交生活。


“附近”的人不再是“陌生人”,而是我们与社会生活的媒介,只有个体对社会的了解更加丰富,也会拥有更多具体的勇气去面对各种生活的困境。

△ 点击回顾社区中心的精彩筑造

△ 点击回顾中央智慧公园图书馆的精彩筑造


该项目曾获2020-2021亚洲房地产设计大奖中国区域优胜奖、2020 美国国际设计大奖建筑类荣誉提名、2020-2021年度上海设计100+、2020年百佳公共文化空间奖公共阅读空间、2020 MIPIM 亚洲大奖社区服务建筑设计铜奖、入围2019 世界建筑节大奖、2019年ArchDaily年度建筑奖、2018-2019年意大利A'Design Award金奖。




主创设计师


叶笛

解虎

潘翼


合肥万科·翡翠天际


项目业主: 万科、信达、华侨城

项目地点: 合肥市包河区

用地面积: 154,110㎡

建筑面积: 490,800㎡

容积率:2.2

建筑设计: 致逸设计

住宅设计团队: 叶笛、解虎、潘翼、叶海挺、刘聪、 赵颖日、陈秋霖

住宅景观设计: LOCUS源点设计

中央智慧公园景观设计: 张唐景观(Z+T STUDIO)

施工图设计: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ECADI)

建筑摄影: 纯点建筑摄影-曾江河、苏圣亮


*免责: 此文仅作为设计企业宣传推送,设计资料仅作学术交流使用,不涉及商业营销和要约,亦不代表该项目相关企业的任何承诺。




项目概况
  • 手机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