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茅洲河碧道·光明段生态修复试点 | EADG泛亚国际

点击收藏 [ 建立属于你自己的在线项目数据库,带你一起进入知识管理时代 ]

清水绿岸,鱼翔浅底,

蜻蜓点水花枝曳;

芳草斜晖,水远烟微,

一点沧州白鹭飞。

挽起裤腿,赤脚入小溪,

追蝴蝶、挖田螺、捉小鱼……

躺在河岸的草坪上,

享受着微风带来的舒爽,

欣赏着夕阳洒在河面上泛起的粼粼波光……

这里就是如今生态、美好、充满欢乐,

可以唤回童年记忆的茅洲河。

640.webp.jpg

640.webp (1).jpg

640.webp (2).jpg

深圳第一大河
造就传奇经历

茅洲河是深圳第一大河,被称为深圳的“母亲河”。然而,在深圳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环境承载力却不堪重负,茅洲河一度成为广东省污染最严重的河流,周边居民饱受恶臭之苦。2013年,茅洲河启动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2016年深圳市把治水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举全市之力开展水污染治理攻坚战。经过长期不懈努力,茅洲河水质得到明显改善,摘掉了“黑臭”的标签。

解决了水质问题后,茅洲河又开启了新一轮碧道试点建设,以“生产、生活、生态共融”的建设理念,以期实现“碧一江春水、道两岸风华”的碧道愿景。在此次茅洲河碧道试点段建设项目(光明段)中,EADG泛亚国际作为代建单位天健集团的战略合作单位,有幸受其委托参与其中,作为河道水生态——从方案设计到现场实施的全过程顾问,四个月时间,亲历了该段河道的生态蝶变。


场地现状河道核心生态问题:


随着周边区域的发展建设,茅洲河两岸被城市道路、截污箱涵限定在有限的空间内。河道的蜿蜒性减弱,趋于顺直,边际效应降低;河内滩地趋于陆地化,缺乏湿地生境;植物多样性不足,且存在多种入侵植物;河内的底栖动物多样性偏低,碎屑食物链不健全;鱼类基本以罗非鱼为主,其他鱼类品种很少。

归本溯源,其核心问题是,生境多样性不足,导致食物链不健全,物种匮乏。而我们的工作就是从食物链的最前端开始,为河道构建丰富多样的栖息地。


640.gif

f
重塑河道生命系统
寻回生态自然之美

茅洲河生态修复理念与愿景:


以近自然的手法对茅洲河进行生态修复,为动物营造河道内丰富的生境栖息地,为民众创造出多样化的亲水空间,打造人与动植物和谐共处的都市生命河流修复样板。

生态修复策略:


01
策略一:多样生境营造

增强河道蜿蜒度,营造水岸多样化生境。在茅洲河光明区左岸科技段(公常路至风景北路),河道内现存若干片较大规模的滩地,由于下游水闸的拆除,导致该河段常水位下降,滩地趋于陆地化,且地形平坦植被单一。我们充分利用现有滩地,通过土方的调整,打造溪流、草泽、筑岛、洼塘、花海等不同的水岸空间,为底栖类、鱼类、鸟类、昆虫和小型哺乳动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和迁移廊道。       


640 (1).gif

▲溪流段动图:河内草滩生态修复前后对比


640.webp (3).jpg

▲溪流:驳岸生态自然且多空隙,这里底栖动物与昆虫的丰富度和密度远大于宽阔的主河槽

640.webp (4).jpg

640.webp (5).jpg

▲草泽:蜿蜒交织的水道,减缓了流速,丰富的底栖和鱼类吸引了白鹭在此流连


640 (2).gif

洼塘段动图:河内草滩生态修复前后对比


640.webp (6).jpg

▲洼塘:营造一处常水位的净水区,种植挺水及沉水植物,成为蛙类、水生昆虫及蜻蜓的栖息地

02
 略二:  水文调控

通过两道壅水设施提升水位,解决草滩内陆化问题,同时引导河水自然做功,从而引导局部水深与水流急缓产生变化,以接近天然河道的“深潭”、“浅潭”结构。


640.webp (7).jpg

▲河流壅水平面


640.webp (8).jpg

▲河道纵剖图


640.webp (9).jpg

▲壅水完成效果

03
 略三:生态工法运用

茅洲河生态修复过程中,运用壅水设施、桩式丁坝、抛石丁坝、抛石护岸、石滩、枝桠沉床、导流堰等生态工法,利用天然乡土材料,在尽可能不破坏当地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的前提下,对河道进行修复整治、结构加固。不仅为动物和微生物提供了多孔隙空间,还提升了河流边际效应。


“壅水”是什么?

河流中存在的一些构筑物后,使原有的水位抬高的现象,称之为壅水。有这样现象发生的构筑物,叫壅水构筑物,如桥墩、水中的石堆等。


640.webp (10).jpg

▲壅水做法:松木桩结合天然石材的结构。每道壅水设施高差不超过0.3米,且设计为自然多阶形式的连续跌水,以保证鱼类洄游通道。


“丁坝”是什么?

丁坝是广泛使用的河道整治和维护建筑物,由于坝轴线与原河岸构成“丁”字形,故名。其主要功能为保护河岸不受来流直接冲蚀而产生掏刷破坏,同时它也在改善航道、维护河相以及保护水生态多样化等方面发挥着作用。

640.webp (11).jpg

640.webp (12).jpg

▲抛石丁坝:不仅可以满足河岸安全与生态功能的需求,还是最受欢迎的亲水空间


640.webp (13).jpg

▲桩式丁坝:水流可以通过的丁坝,小范围形成富于变化的水流,可兼顾为鸟类提供落脚点

04
 策略四:生境植物规划

植物的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稳定的关键因素,我们通过植物的多层次设计助力河道生态修复。品种的选择更侧重于为鸟类提供食物和良好栖息环境的食源植物;花蜜花粉较多、可起到招蜂引蝶的作用的蜜源植物;根系相对发达、可防范土壤流失的固土植物;以及可吸收水体中有害元素、改善水体质量的净水植物

另外本次茅洲河生态修复过程中还实践性地在河道内种植了水荫树与河岸林。


640.webp (14).jpg

▲水荫树、河岸林“水陆营养循环示意”


640.webp (15).jpg

▲水荫树:是指生长在河边的树木。水荫树的树冠就像河道旁的小伞,晴天给水面遮荫降温,雨天拦截雨水,减少对地面的冲刷,也为周边生物提供食物与栖息地。

05
 策五:亲水空间营造

改造前的茅洲河沿岸几乎没有可亲水戏水的空间。沿河道路与河流常水位、河道内的滩地都有较大高差。我们在营建多样性生境的同时,也为市民提供了亲水戏水的机会。以缓坡地形衔接沿河路与水岸,孩子们通过草坪来到水边,光脚踏入小溪挖田螺、捉小鱼……这应该是最快乐的童年时光吧!

640.webp (16).jpg

640.webp (17).jpg

640.webp (18).jpg

640.webp (19).jpg

640.webp (20).jpg

生态效果呈现:


建成后物种丰富度和密度明显提高

640.webp (21).jpg

▲茅洲河生态修复试点段建成后,形成了多样化的生境及丰富的植物群落,底栖动物、昆虫、鸟类种类与数量明显增多。


鸟类高频次出现在壅水、光滩、水荫树区域

640.webp (22).jpg

历时四个月,EADG泛亚国际与上海市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大生命与海洋学院的生态环境所,以及泛亚国际的战略合作伙伴易草(北京)生态环境有限公司共同协作,从河道生态修复的方案构思到现场效果呈现,以近自然的手法对茅洲河进行生态修复,为动物们打造河道内丰富的生境栖息地。运用生态材料,以生态工法进行修复整治、结构加固。雨季施工,涉水作业,一次次暴雨的洗

640.webp (22).jpg

640.webp (23).jpg

640.webp (24).jpg
640.webp (25).jpg
640.webp (26).jpg
640.webp (27).jpg
640.webp (28).jpg
640.webp (29).jpg
640.webp (30).jpg
640.webp (31).jpg

▲EADG泛亚项目团队合影


阳光雨露、狂风暴雨,植物的生长,河流的侵蚀和淤积……现场每天都在不停发生变化,这变化可能与设想的有出入,但却常常给你惊喜与感动,这就是河流与自然的生命力!

生生不息!


项目概况
  • 手机扫码分享